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 

平价上网的必然选择—CIGS (铜铟镓硒)光伏技术
时间:2016-07-21 来源: 浏览数:1458

  德国MANZ集团亚洲区副总裁 林俊生

  当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利生活时,相对地球的自然资源也正因此加速的消耗中,同时制造出来的污染也破坏了我们的自然生态,对于地球的永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能源的节约越来越受到重视,迎接「绿色能源」经济时代已是世界的趋势,而太阳能是人类可利用最丰富的能源,如何利用太阳能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已是各个国家首要的政务。

  目前,我国的太阳能产业仍以晶硅太阳能技术为重点。然而,晶硅太阳能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制造过程本身就极为耗能,从原料提炼到模块制造过程中使用大量电力及水资源,更产生大量之热与二氧化碳,严重反环保,加上整体投入成本居高不下,这些因素使得晶硅太阳能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约。继五月份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光伏组件发起“双反”,我国的光伏产业更是进入了生死存亡之秋。这对于以晶硅太阳能技术为重点、且极度依赖国外市场的我国来说,无疑地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被迫趋转向薄膜技术。

  光伏技术已转向薄膜-CIGS是薄膜技术的热点

  薄膜技术研究的热点在于具有转换率高、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零污染等特点的CIGS(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技术,此技术已被列为国家节能减碳的绿色环保型鼓励型项目,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在近期政府颁定的光伏《国八条》明确指出,光伏装机容量的发展目标在2015年前必须达到35GW,为目前国内总建置量的3.5倍来扩大国内市场、并必须提高技术水准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这一目标将有助于提高光伏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加速国家”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且满足光伏模块转换效率不低于12%的要求, CIGS势必成为薄膜光伏的唯一选择。再者,CIGS薄膜电池的技术同时也是《十二五》重点发展项目,其中以提高转换效率、开发真空共蒸法电池制造技术、规模化制造关键工艺为宗旨以利加速 CIGS 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说明了国家将抢占新能源技术至高点决心。

  我国具备发展CIGS的优势

  CIGS薄膜电池的主要制造原材料为铜、铟、镓、硒,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上述四种原材料最大产地均在中国,因此此技术所需的原料不需倚赖进口,与多晶硅电池相比,硅原料多控制在德国、美国、日本手中,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境况有着极大区别。

  CIGS薄膜电池的优势

  CIGS 模块在生产时耗电量少,污染也少,其模块能以出色的温度系数及在低亮度条件下也能实现卓越的发电性能。这造就了能量回收期大幅缩减,为目前晶体硅模块的一半。再者,CIGS模块在低光照条件下以及所有入射角度下都能实现卓越的发电量,意即其适合运用于各种应用。如大型光伏电站、分布式电站及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目前国内第一座CIGS并网光伏电站使用Manz所生产的CIGS模块建置于云南石林电站,实测发现与晶体硅模块比较之下,Manz的CIGS模块所产生的电量高出10%的效率。

  Manz CIGS交钥匙生产线-能快速转移技术至国内 加速CIGS产业化

  目前世界唯一具有CIGS模块量产经验的设备供货商为Manz企业,Manz 的CIGS交钥匙生产线采用线性共蒸镀源,为世界独有的高端工艺,在一定规模的产能之下,通过 Manz 集团的核心技术所生产的CIGS模块良品率达94%以上,效率大幅提升超过15.3%之外,更关键的是以巨型玻璃为基础并采用本地材料,得以大幅缩减材料成本及厂房建置成本。Manz成熟的技术团队,有最完备的经验能快速转移技术至本地;同时以中国广大的资源为基础,利用本地材料、本地制造,是实践 CIGS 产业化的最佳快捷方式,并同时能在本地创造具备价值的经济体。

  与目前光伏产业平均的生产成本每瓦约 4.5 人民币相比,Manz CIGS交钥匙生产线可将模块生产成本降至每瓦 2.5 人民币。主因是Manz CIGS交钥匙生产线能将工艺链缩短至一个车间内,能实时掌控产品生产流程,进而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材料使用率,有效削减总体投资成本,再者利用本地材料、本地制造已达到最佳的成本控制。这背后的优势在于以Manz CIGS交钥匙生产线所生产的CIGS模块其发电的每度电成本已与目前的民生用电人民币0.5元持平,甚至更低。CIGS若是落实产业化,无疑地实现了我国的光伏产业不再需要依赖政府的补贴,成为老百姓都能用得起的新能源!而实现CIGS产业化的唯一捷径就是Manz的CIGS交钥匙生产线!